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诗《杂诗》,其中有这样一句:“著书多不达,读书尽不然”。这里的“著”字是什么意思呢?
“著”字有三个读音:zhuó、zhù、zhè。在诗中,“著”字读作zhú,意为“写”、“著述”。
在唐代,“著”字常被用作动词,指写文章、著书立说。例如,杜甫在《壮游》中写道:“著书辞不工,愧谢后生辈。”这里的“著书”就是指写书。
李商隐在《杂诗》中说“著书多不达”,意思是说,写书的人很多,但真正能写出好书、流传后世的却很少。这与杜甫在《壮游》中的说法是一致的。
李商隐还说“读书尽不然”,意思是说,读书的人虽然很多,但真正能读懂书、学到东西的却很少。这与唐代另一位诗人韩愈在《师说》中的说法是一致的。韩愈在《师说》中写道: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”这里的“传道授业解惑”就是指老师教学生读书识字、学到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