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月满西楼》出自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创作的《夜雨寄北》,全诗如下:
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
这首诗作于公元845年,李商隐刚刚结束流放巴东的经历,被召回长安担任秘书郎。因公事困于巴山,思念妻子,遂作此诗寄之。
《月满西楼》这句诗的含义是:月光盈满西边的楼阁。
在这首诗中,李商隐用“月满西楼”来形容他与妻子团聚的美好时光。他想象着当他们终于团聚时,月光照亮着西边的楼阁,他们一起剪烛花,谈论着在巴山经历的夜雨。
这句诗也表达了李商隐对妻子的思念之情。他希望能够早日结束流放之苦,与妻子团聚。月光是美好团聚的象征,李商隐用月光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团聚的渴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