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飞一生留下了许多诗词作品,这些作品反映了他的爱国热情、忠君报国思想以及对民族复兴的渴望。他的诗词语言朴实,感情真挚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,至今仍广为传诵。
岳飞最著名的诗词作品当属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。这首词作于绍兴十一年(1141年)冬,当时岳飞正在率军北伐。他接到宋高宗赵构的十二道金牌,要求班师回朝。岳飞对赵构的昏庸无能感到愤慨,便写下了这首词。
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
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
靖康耻,犹未雪;臣子恨,何时灭?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
这首词慷慨激昂,感情真挚,表达了岳飞收复失地、报效国家的决心。岳飞以“怒发冲冠”起笔,表现出他对金人侵略的愤慨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。他“仰天长啸”,抒发自己的壮怀激烈之情。岳飞回首自己三十年的戎马生涯,感慨万千,他以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”两句,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。岳飞发出“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”的呼喊,激励人们珍惜时间,积极进取,不要蹉跎岁月。
岳飞将抗金斗争与民族复兴联系起来,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,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。他“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”,“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”,表达了对金人的刻骨仇恨和誓死抗战的决心。岳飞以“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”作结,表达了自己收复失地、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。
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是岳飞最著名的诗词作品,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。这首词以其激昂的感情、慷慨的气势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,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