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曈曈”一词在元日诗中意为太阳的光芒。它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《元日》一诗: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
曈曈二字,在诗中形容太阳的光芒非常明亮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,爆竹声中辞旧迎新,春风送来了温暖,家家户户都沐浴在阳光下,人们用新的桃符替换旧的符咒,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。
“曈曈”一词最早出现于《诗经·小雅·彤弓》:“彤弓兮,维鼍在梁。上有棫兮,下有桑。既见君子,其乐无央。彤弓兮,维鳣在梁。上有棫兮,下有桑。既见君子,其乐无央。”其中的“彤弓”就是红彤彤的弓箭。“曈曈”由此引申为明亮之意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曈曈”一词仍有使用,但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人的眼睛明亮有神。例如,我们常说“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”。
总之,“曈曈”一词在元日诗中意为太阳的光芒,它形容太阳的光芒非常明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