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日诗中的“碎”通常指碎裂、粉碎的意思。在诗词中,“碎”常用于描述冰雪、花瓣、玉器等物体的破碎状态,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残缺、败落等。
碎金
> 元日诗中,“碎”字用来描述冰雪的破碎状态。如杜甫《岁日》诗中,“碎金同化作飘飖”,形容雪花像碎金一样飘落。又如白居易《元日》诗中,“碎玉忽如飞絮舞”,形容雪花像碎玉一样飞舞。
碎琼
> “碎”字用来描述琼花或玉器的破碎状态。如李白《静夜思》诗中,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其中“疑是地上霜”一句,就用了“碎”字来形容月光。又如李商隐《无题》诗中,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,其中“蜡炬成灰”一句,就用了“碎”字来形容蜡烛燃烧后的状态。
碎心
> “碎”字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残缺、败落等。如杜甫《秋兴八首》诗中,“飘飘何所似?天地一沙鸥”,其中“飘飘”二字,就用了“碎”字来比喻诗人漂泊无依、四处飘泊的状态。又如李商隐《春雨》诗中,“春雨恼人肠,连绵似着丝”,其中“恼人肠”三字,就用了“碎”字来比喻春雨对人情绪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