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歌子,唐代词牌名。又名“渔歌”、“渔家傲”、“渔家乐”、“洞庭秋思”、“贺圣朝”、“潇湘月”、“雁过声”。双调四十四字,上阕四句四仄韵,下阕四句三平韵。因其常用于咏渔家生活而得名。
渔歌子,最早见于唐代张志和的《渔歌子》。全词如下:
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
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其中,“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”两句诗,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:西塞山前,白鹭在飞翔;桃花盛开,流水潺潺;鳜鱼肥美,让人垂涎欲滴。这两句诗,不仅写出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闲适,也写出了渔家人的丰收与喜悦。
“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”两句诗,引用了陶渊明《饮酒》诗中的“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”的诗句,表达了作者对渔家生活的向往之情。
渔歌子第一句诗“西塞山前白鹭飞”是什么意思?
“西塞山前白鹭飞”这句诗的意思是:在西塞山前,白鹭在飞翔。
西塞山,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峡口,是长江三峡中的名山之一。白鹭,是一种白色的水鸟,常栖息在水边。西塞山前,白鹭飞翔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。这句诗,也写出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闲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