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
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注释:
1. 春花秋月: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月亮,代指时光流逝,岁月变迁。
2. 往事知多少:往事太多,难以言尽。
3. 小楼昨夜又东风:昨夜小楼里又刮起了东风,东风本是暖风,但这里作者使用了“东风”,说明作者此时的心情是寒冷的。
4. 故国:指作者的故乡。
5. 月明中:在月光的映衬下。
6. 雕栏玉砌:形容华丽的建筑。
7. 朱颜改:容颜衰老。
8. 问君能有几多愁:询问听众有多少愁苦。
9.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:就像一江春水不断地向东流淌一样,愁绪绵绵不绝。
全诗赏析:
这首词是李煜在被俘后所作,词中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。
词的开头两句“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”,作者以反问的语气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往事沧桑的感慨。这两句词,不仅点出了词的主题,同时也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础。
以下四句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”,作者写了自己在异乡的凄凉和对故国的思念。
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,这两句词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作者以一连串的比喻,将自己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,不断地向东流淌,绵绵不绝。
这首词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往事沧桑的感叹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