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美人 (白居易):
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诗歌背景:
这首诗是白居易于元和十年(815年)被贬江州司马時所作。诗人因朋党之争被贬,心中郁闷不平,在江州度过了艰难的岁月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,以及对仕途失意的痛苦。
诗歌解释:
第一句“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”:诗人感慨时间的流逝,感叹人生的短暂。春花秋月一年一度,循环不止,而人的生命却有限,岁月流逝,往事成追忆。
第二句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”:诗人想起了昨天晚上小楼里吹过的东风,想起了故乡明月的照耀。在明月之下,想起了故乡的亲人和朋友,心中感慨万千。
第三句“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”:诗人想象故乡的雕栏玉砌依然存在,但自己却已经老了。人事沧桑,容颜凋零,只有故乡的景物依旧。
第四句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:诗人问读者能有多少愁苦,就像滔滔春水,源源不断,绵延不绝。用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来比喻自己的愁苦之深之重。
这首诗运用比喻、对比等修辞手法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。诗中情感真挚,语言凝练,意境优美,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