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世南的《蝉》是一首咏物诗,也是一首写给秋天的大环境的诗。
这首诗的前两句“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”,描写了蝉在秋天的生活状态。蝉在秋天鸣叫,是因为它要寻找配偶,繁衍后代。蝉的叫声清脆悠扬,如同流动的音乐,从疏桐中传出,让人陶醉。
第三句“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”,描写了蝉的高洁品质。蝉虽然生活在高处,但它不依靠秋风来传播自己的声音。它的叫声之所以能够传得很远,是因为它本身就有很强的力量。这首诗的第四句“荷露独暄暄,流响出疏桐”,描写了蝉在秋天的生活状态。蝉在秋天鸣叫,是因为它要寻找配偶,繁衍后代。蝉的叫声清脆悠扬,如同流动的音乐,从疏桐中传出,让人陶醉。
这首诗的第五、六句写出了蝉的坚忍品质,并用以自勉:“不堪玄鬓影,来对白头翁”。蝉生性坚忍,即使到了垂暮之年,也不会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。它依然会在秋风中鸣叫,用自己的声音来抒发内心的情感。诗人看到蝉的这种坚忍品质,不禁自叹不如。他觉得自己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,应该像蝉一样坚强勇敢,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。
这首诗的第七、八句写出了蝉的孤独与悲哀。蝉在秋风中孤独地鸣叫,没有人能够理解它的情感。它只能将自己的悲哀融化在秋风中,随风飘散。诗人看到蝉的这种孤独与悲哀,不禁感到心生怜悯。他觉得自己和蝉一样,都是孤独的。他只能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情感,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理解他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