谐音诗就是利用汉字谐音的双关语,而写成的诗歌。这种诗歌形式,读起来朗朗上口,令人忍俊不禁。
比如:
>李白《赠汪伦》:
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
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
这首诗中,“桃花潭水深千尺”和“不及汪伦送我情”这句话,就利用了“潭”和“贪”,“尺”和“痴”的谐音,表达了李白对汪伦友情的深厚。
1. 谐音字音近,意思双关,运用恰当。
比如:
>李商隐《无题》:
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
这首诗中,“晓镜”和“萧镜”谐音,“云鬓”和“运鬓”谐音,“月光寒”和“月空寒”谐音。这些谐音字的运用,使诗歌语言显得更加生动形象,幽默风趣。
2. 谐音诗要与诗歌的主题相结合,做到谐趣不俗。
比如:
>唐伯虎《江南》:
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
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
能不忆江南?
这首诗中,“江南”和“将难”谐音,“风景旧曾谙”和“风景就曾谙”谐音。这些谐音字的运用,与诗歌中所描写的江南风光相结合,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喜爱之情。
3. 谐音诗要做到语言简练,通俗易懂。
比如:
>宋祁《玉楼春》:
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
大乔小乔付与曹,从此江南尽陆奥。
这首诗中,“周郎”和“肘郎”谐音,“铜雀春深锁二乔”和“铜雀侵深深锁二乔”谐音。“大乔小乔付与曹”和“大叫小叫妇与曹”谐音。“从此江南尽陆奥”和“此处江南尽绿袄”谐音。这些谐音字的运用,使诗歌语言变得简单明了,容易理解,也更具趣味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