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静夜思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,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诗歌之一。这首诗仅四句,却写出了诗人客居他乡,思乡怀人的真挚情感,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千百年来广为传诵。
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二年(公元724年)离开家乡四川,开始了漫长的漫游生活。开元二十三年(公元735年),李白来到长安,希望得到唐玄宗的赏识,但未能如愿。开元二十四年(公元736年),李白离开长安,开始了第二次漫游,并于同年秋来到江陵(今湖北荆州)。
《静夜思》这首诗,就是李白在江陵期间创作的。当时,李白客居他乡,思念家乡,无法安眠,于是写下了这首诗。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,抒发了内心的思乡之情。
第一句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”描绘了诗人在深夜所见的场景。月光透过窗户照射到床前,在昏暗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明亮。诗人看到月光,误以为是地上的霜,可见他当时是多么思念家乡。
第二句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诗人抬头仰望明月,思念起远方的故乡。明月寄托了诗人的思念,也勾起了他心中的思乡之情。
第三句“低头思故乡。”诗人低头沉思,思念起远方的亲人。他想到亲人的音容笑貌,想到家乡的山水风光,想到家乡的一草一木,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。
这首诗写得真挚感人,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