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在诗词歌赋中,有很多诗人赞美望月和月光的美好,抒发了对月光的思念和向往之情。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这是李白最著名的望月诗之一。诗中,诗人在宁静的夜晚,独自一人望月,月光皎洁明亮,如霜一般洒在地上。诗人不禁抬头仰望明月,低头思念起远方的故乡。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,却意境深远,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也是一首著名的望月诗。诗中,诗人在中秋节之夜,举杯邀月,抒发了对月光的思念和向往之情。诗人首先问明月何时才有,然后又问天上宫阙中的景象如何。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宫中起舞弄影,何似在人间。整首诗语言优美华丽,意境深远,将诗人对月光的思念和向往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旧时茅店社林边,路转溪桥忽见。
辛弃疾的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也是一首著名的望月诗。诗中,诗人在夜行黄沙道中,抬头望见明月挂在树枝上,惊动了鹊鸟。清风吹过,半夜蝉鸣。稻花香气中,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喜悦。诗人听到蛙声一片,看到七八个星星在天外,两三点雨滴落在山前。诗人想起以前茅店社林边的旧景,路转溪桥忽见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将诗人对月光的思念和向往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