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花齐放:形容诗歌、音乐、舞蹈等艺术欣欣向荣,具有蓬勃的生命力。源于宋代诗人苏轼的《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》一词:
> 似花还似非花,也无人惜从教坠。抛家傍路,思量却是,无情有思。萦损柔肠,困酣娇眼,欲开还闭。梦随风万里,寻郎去处,又还被、莺呼起。
诗词歌赋:泛指诗歌、辞赋等中国古代的文学体裁。源于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上·顾况》:
> 况诗语奇峭,歌辞秀丽,尤工乐府,自云:“吾诗、人豪放,二李风骨,稍似杜甫。”
才华横溢: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,文采斐然。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一诗:
> 白帝城高望八荒,吴楚东南坼、乾坤。一日身老俱往矣,百年心事属苍茫。
出口成章:形容一个人文思敏捷,出口成诗。源于汉代刘向的《说苑·至公》:
> 孔子过郑,见子产,赋诗曰:“有心哉,不可谓不知矣。”子产出迎孔子,赋诗曰:“见君子,云胡不喜!”
腹有诗书气自华:形容一个人饱读诗书,气质文雅,谈吐不俗。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一诗:
> 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
诗情画意:形容诗歌或绘画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,给人以美好的享受。源于唐代诗人韩愈的《答刘秀才书》:
> 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
花前月下:形容美好浪漫的时光,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。源于宋代词人柳永的《雨霖铃·寒蝉凄切》一词:
> 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