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:
这是诗人用七律写的一首叙事诗,记述了他游历山西林时的所见所闻。山西林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郊,是晋祠的组成部分。该林始建于隋代,唐宋元明清各朝均有扩建。林内古树参天,泉水叮咚,环境清幽。诗人漫步林中,为这里的景色所陶醉,写下了这首诗。
全诗赏析:
诗的前半部分,诗人着重描写了山西林的自然风光。
首联:“碧山清荫合古祠,乔木高低映夕晖。”开头两句,诗人首先描绘了山西林的整体风貌:碧绿的山峰、清幽的树荫笼罩着古老的祠堂,高大的树木参天耸立,在夕阳的映照下,显得格外壮观。
颔联:“长虹远堕天街外,短堑微分上下池。”接着,诗人又从具体的景物入手,描绘了山西林的细节:一道长长的彩虹从天外垂落,仿佛落在天街之外;一道短小的土坎将林中分为上下两池,池水清澈见底,倒映着蓝天白云。
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感慨。
颈联:“不知谁识仙人掌,曾为烦嚣买翠微。”这两句,诗人感慨山西林的幽静和美丽,不为世人所知。他认为,只有那些懂得欣赏自然美的人,才会为这片翠绿的山林所倾倒。
尾联:“结庐未遂要归去,尚有云山万里随。”结尾两句,诗人表达了对山西林的留恋之情。他虽然未能在这里结庐而居,但他的心却永远留在了这里。他相信,无论自己走到哪里,都会被这片云山所陪伴。
这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悠远,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山西林的喜爱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