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《望月怀古》一诗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伤和对人生的思考。这首诗的真实背景是张九龄贬谪岭南时,在中秋之夜思念故乡而作。
张九龄被贬岭南,此时正值中秋佳节,诗人抬头望月,不禁想起自己曾经在长安做官的经历。长安是秦汉两朝的都城,曾经是何等的繁华和壮丽,如今却已经化为了一片废墟。诗人不禁为之伤心感慨。
诗人接着想到,王朝的兴衰更替,百姓总是要承受苦难。老百姓在王朝兴盛时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徭役,在王朝衰亡时又要遭受战乱和饥荒。诗人对百姓的苦难深表同情。
诗人最后想到,自己现在虽然贬谪岭南,但至少还活着。而西汉时期的名士季鹰,却客死他乡,再也没有回去。诗人不禁为季鹰的命运而惋惜。
《望月怀古》这首诗,感情深沉,意境苍凉,既有对历史的感伤,也有对人生的思考。诗人通过对秦汉宫阙的兴衰和百姓的苦难的描写,表达了对乱世之苦的深切感慨。这首诗也是张九龄贬谪岭南期间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