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用自己说说所见》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一首诗。这首诗是刘禹锡在被贬到夔州后所作,表达了他对夔州风光的赞美之情。
刘禹锡,唐朝著名诗人,政治家。他在唐德宗时期受到排挤,被贬为夔州刺史。夔州位于四川东部,地处偏僻,但风景秀丽,刘禹锡在这里度过了十年的贬谪生活。
《用自己说说所见》这首诗共八句,分为四联。
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
诗人开篇就点出了自己对夔州风光的看法:山不在乎高大,只要有神仙居住就会出名;水不在乎深浅,只要有龙居住就会显灵。诗人用这种比喻来赞美夔州的风光秀丽,物产丰富。
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
诗人接着写自己居住的陋室,虽然简陋,但因为自己品德高尚,所以依然显得馨香宜人。诗人还写了陋室周围的景物,苔痕布满台阶,草色映入帘内,显示出一派清幽雅致的氛围。
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
诗人写自己在陋室中与友人谈笑风生,彼此切磋学问,其乐无穷。诗人还写了自己在陋室中弹琴读书,怡然自得。
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。
诗人最后写自己在陋室中远离尘世的喧嚣,没有乐曲的吵闹,也没有公务的劳累。诗人还将自己的陋室与诸葛亮在南阳的茅庐、扬雄在西蜀的亭子相比,表达了自己对清闲淡泊生活的向往。
《用自己说说所见》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,描绘了夔州风光的秀丽,表现了诗人对夔州的喜爱之情。诗中还表达了诗人清闲淡泊的生活态度,以及他对高尚品德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