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,在咏柳这首诗中是吟咏、赞颂的意思。咏是汉语词汇,拼音yǒng,最早见于甲骨文时代,其本义是歌唱、吟诵,如《书·洪范》:“戒之以不宁,戒之以敬,无或作威作福,用俨恭乂,用光乂用敷奏,以戒不德,用康事,用赞用乂,用明用叙,用熙用胆,用歆用豫,以作乂。先事后得,非崇非贬,抑扬协洽,庶绩咸熙。”后引申为赞颂、吟咏,如《诗经·周颂·有客》:“有客有客,亦白其马,四牡彭彭,其乘黄黄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,吹笙鼓簧,承筐是将。人之好我,示我周行;人之恶我,示我周丧。四牡彭彭,其欲王事。”又引申为赞美、称道,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宋华耦如作《钧天》之歌,以美晋文公。”
在咏柳这首诗中,诗人通过对柳树的赞颂,表达了对柳树的喜爱之情。诗中写道:“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”诗人将柳树比作碧玉妆成的美人,赞美其高大挺拔的姿态。诗人又将柳树的枝条比作绿丝绦,赞美其柔美飘逸的风姿。诗人还赞美了柳树的叶子,说不知是谁裁剪出来的,如此细致精巧。诗人最后说,二月春风就像一把剪刀,将柳树的叶子剪得如此精美。
这首诗中,诗人通过对柳树的赞颂,表达了对柳树的喜爱之情。诗中所用的咏,正是赞颂、吟咏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