萤窗新脱迹,书香满室春。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《赠客》。这句诗的意思是:在萤火虫飞舞的夜晚,读书人孜孜不倦地学习,以至于萤火虫留下的痕迹都消失了,而书香却布满了整个房间,充满了春天的气息。
在古代,人们没有电灯,只能依靠蜡烛和油灯来照明。蜡烛和油灯的光线微弱,不能照亮整个房间。因此,人们在读书的时候,只能把书放在窗前,利用月光或星光来照明。
萤火虫是一种发光的昆虫。在夏天的夜晚,萤火虫会飞舞在田野和树林中,发出微弱的亮光。人们把萤火虫捉来,放在窗台上,可以用来照明。
在李益生活的唐朝,萤火虫被人们广泛用作照明工具。诗人李益在诗中写道:“萤窗新脱迹,书香满室春。”这是对萤火虫和书香的赞美。
这句诗写的是读书人的勤奋好学。读书人每天晚上都在读书,以至于萤火虫留下的痕迹都消失了,而书香却布满了整个房间,充满了春天的气息。
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,把读书人的勤奋好学比喻成萤火虫的微光。萤火虫的微光虽然微弱,但它却可以照亮整个房间。读书人的勤奋好学虽然辛苦,但它却可以带来知识和智慧,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彩。
这句诗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,把萤火虫的微光和书香的芬芳进行了对比。萤火虫的微光虽然微弱,但它却可以照亮整个房间。书香的芬芳虽然淡雅,但它却可以沁人心脾。
这句诗的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。它赞美了读书人的勤奋好学,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