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诗,表达了对李白的怀念和敬佩之情。全诗如下:
忆李白寄书与君君不报,穹庐何处托风蓬?
龙门一别三千里,书壁空陈百尺松。
万恨积中千百种,无计宣发欲倾东。
须史造化成一梦,哭君浩荡悲难同。
诗词赏析
首联写给李白写信,却石沉大海,因而询问李白:“你如今究竟在哪里?”诗人在山川飘泊中,无处立锥,因而产生同病相怜之感。
颔联回忆了龙门一别,千山万水,阻隔了两个诗人的交往。李白的行踪漂泊不定,他诗才的辉煌也无处传扬,只能在不常有人光顾的庙壁上写满诗句,用以排遣心中的忧郁。
颈联转到自己。一个“恨”字,写出了诗人强烈的痛苦,无处诉说,只有化解于无边的大海之中。无边的大海,抚慰着诗人哀伤的心,爱的和悲的感情,在诗人的心中交织、升华、幻灭、沉淀。“欲倾东”三字,写出了感情激荡,气冲斗牛的场面。
尾联寄托了诗人的哀思。杜甫设想:恐怕不到片刻,酿成了千古奇梦。那样的话,哭你就可以不顾情伪了,悲感会使我的头发变白,我将会和你形影不离,到处流荡,我们有的是一同哭泣的时间。
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写的,当时李白已去世多年。诗中写了杜甫对李白的怀念和敬佩之情,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人生的感伤。诗中运用比兴的手法,语言生动形象,感情真挚感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