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,樊增祥由翰林院编修外放为湖北提学使,次年辞官。这一年,清***颁布预备立宪诏书,宣布将在九年内召开国会。樊增祥对此寄予厚望,希望通过立宪实现政治变革。然而,清***的立宪进程缓慢,最终以失败告终。樊增祥对此深感失望,并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愤懑。
已亥杂诗共五首,每首四句,格律严谨,语言精炼。诗中,樊增祥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、对国家的热爱、对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未来的希望。
第一首诗写于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秋天,樊增祥辞官归乡时。诗中,他感慨自己一生坎坷,报国无门,但仍然对前途充满希望:
衰兰送我出关门,霜鬓飘零又一年。
世路崎岖行转远,平生收拾只孤身。
风紧云低雁阵惊,江山如此不堪情。
已知国事无多日,犹待民生有转生。
铁骑纷纷入蓟门,关山无语对愁魂。
长城内外皆腥擅,忍听胡儿唱凯歌。
秋风吹尽旧庭柯,败叶纷纷坠砌多。
世界滔天红雨急,义旗从此出山河。
八十年间过眼云,浮踪何处觅芳尘。
年来白发惊残梦,应是前身种劫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