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,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危机。而他的已亥杂诗,正是他晚年在四川漂泊时所作,抒发了其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切忧虑。
已亥杂诗中,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溢于言表。他看到了唐朝的衰败,看到了藩镇割据的严重后果,也看到了百姓的流离失所和颠沛流离。他用诗歌的形式,控诉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,谴责了藩镇的割据叛乱,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。
杜甫在已亥杂诗中,也表达了对个人遭遇的感慨。他仕途不顺,怀才不遇,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。他在诗中写道:“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岑夫子,丹丘生,进酒君莫停。”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好友的思念和惜别之情,也流露出他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。
已亥杂诗中,还流露出杜甫生死交织的情怀。他在诗中写道:“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。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”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深切眷恋和对边疆将士的崇敬,也流露出他对死亡的坦然和对生命的热爱。
杜甫的已亥杂诗,是其晚年心境和思想的真实写照,也是唐朝由盛转衰这一历史时期的生动写照。这些诗篇,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,而且为我们了解杜甫的思想和情感,了解唐朝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