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李白
久为簪组累,幸此南阳生。
逢君新月下,结好古松亭。
且共论山月,照见飞流星。
虽无清商曲,有酒慰离情。
樽酒聊自酌,芳草醉马蹄。
何必丝与竹,山水有清音。
簪组:指官服上所佩之玉饰。
南阳:地名,在今河南省。
逢君:李白结识了孟浩然。
新月下:指月光皎洁的夜晚。
结好:结为好友。
古松亭:古松环绕的亭子。
且共:共同。
论:谈论。
山月:指山间的月亮。
照见飞流星:指月光照见划过的流星。
清商曲:指优美的音乐。
樽酒:装酒的器具。
聊:姑且,暂且。
酌:饮酒。
芳草:指田野中的青草。
马蹄:马蹄印。
丝与竹:指乐器。
山水:指自然风光。
清音:指自然界中的美妙声音。
我长期受到官场的束缚,幸运的是我出生在南阳。
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,我结识了孟浩然,我们在古松亭中结为好友。
我们共同谈论山月,在月光下欣赏划过的流星。
虽然没有优美的音乐,但有酒可以慰藉离别的情绪。
何必一定要有丝竹音乐,山水本身就有清新的声音。
这首诗是李白在与孟浩然初次见面时的所作。李白和孟浩然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,他们二人一见如故,在南阳古松亭中结为好友。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慕之情,也表达了李白对山水自然之美的热爱。
诗歌的开头两句,李白首先描述了自己长期受到官场的束缚,但幸运的是他出生在南阳。这为下文的结交孟浩然埋下了伏笔。
诗歌的第三、四句,李白写了自己与孟浩然在新月下相遇,并在古松亭中结为好友。这说明李白与孟浩然志趣相投,一见如故。
诗歌的第五、六句,李白与孟浩然共同谈论山月,并看到月光照见飞流星。这说明李白与孟浩然对自然之美有共同的欣赏和感悟。
诗歌的第七、八句,李白说虽然没有优美的音乐,但有酒可以慰藉离别的情绪。这说明李白与孟浩然虽然即将分别,但友谊将永远延续。
诗歌的最后两句,李白说何必一定要有丝竹音乐,山水本身就有清新的声音。这说明李白对自然之美的热爱,以及他对山水清音的欣赏。
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表现了李白与孟浩然深厚的友谊,以及李白对山水自然之美的喜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