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江路,原名平江河,是苏州现存唯一的一条保存较完整的古河道,也是苏州的母亲河。它始建于春秋末年,原为吴王阖闾所凿的邗沟,与京杭大运河相连,是苏州沟通太湖和长江流域的主要水路。
平江路全长约2.5公里,东起山塘街,西至阊门,沿河有众多古迹和园林,如拙政园、狮子林、网师园、怡园等,还有许多著名的平江路美食和小吃。这里的街市自古热闹繁华,商铺林立,是苏州的商业中心。
平江路也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,自古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游览和创作诗词歌赋。其中,唐代诗人张祜的《江南春》一诗,就描写了平江路的美景: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”这首诗意境优美,描绘了平江路春江水暖、河豚肥美的情景,是江南春景的经典之作。
宋代诗人苏轼也曾到过平江路,并写下了《平江路》一诗:“平江路,平江路,绿杨阴里白苹洲。十里荷花香不断,五更渔火话悠悠。”这首诗赞美了平江路的秀丽风光和优美的环境,展现了苏州的水乡风韵。
而明代诗人吴宽的《鸳鸯湖棹歌》一诗,则描写了平江路上的鸳鸯湖之美:“鸳鸯湖水绿如茵,荷花香里荡轻舟。两岸垂柳拂清波,一曲渔歌伴日斜。”这首诗写出了鸳鸯湖的宁静秀丽和优美的景色,是江南水乡的代表作。
平江路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古城,也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。这里有许多古迹和园林,还有许多著名的平江路美食和小吃。平江路也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,自古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游览和创作诗词歌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