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字背出一首诗”并不是一个诗歌理论概念,而是一个通俗的说法,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首诗的熟悉程度。
一字背出一首诗指的是,一个人能够仅仅通过听到一个字,就能立刻想起整首诗的全部内容,并且能够完整地背诵出来。
这就需要这个字与诗歌之间有特定的联系,而且往往,选择的字也具有代表性。一字背出一首诗,一般都指与这个字出现位置相关的内容,也就是,听到这个字,就会想到这首诗里的句子,才能继续往下背。
一字背出一首诗,通常需要对这首诗有很深的了解,并且反复研读、记忆才能达到。对于普通读者,一字背出一首诗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,但对于一些诗歌爱好者或诗人来说,做到一字背出一首诗也是很常见的事情。
比如,提起“春”,很多人就会想到杜甫的《春望》,然后能够直接完整背诵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.”;提起“月”,很多人就会想到李白的《静夜思》,然后能够直接完整背诵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等。
一字背出一首诗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诗歌鉴赏能力,但是,一字背出一首诗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诗歌水平的唯一标准,也不代表一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