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静夜思》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天宝三年(公元744年)所作。当时,李白正因不满官场黑暗和政治腐败,而遨游四方。诗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,描绘了静夜思乡时的所见所感,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。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
诗的第一句,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,描绘了静夜中的景象,烘托了思乡的氛围。月光从窗外照進屋内,李白躺在床上,眼前一片皎洁,仿佛地上洒滿了洁白的霜花。月光和霜花都给人一种冷清凄凉的感觉,与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相呼应。
《静夜思》全诗只有寥寥二十个字,却将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。詩中沒有華麗的辭藻,沒有複雜的修辞手法,只有质朴的语言和真摯的情感,却深深地打動了人們的心靈。这首诗也被认为是李白最著名的作品之一,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著名的诗歌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