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标题一
打油诗起源于中国南朝梁代,因诗人江淹在出门游玩时,于船上作诗,诗句平仄随意,格律全无,且诗中用典较多,故得名“打油诗”。
小标题二
打油诗的特点是其用词通俗易懂,且诗句不拘格律,诗中多用典故,并在读时也有调侃意味,姑且可当笑谈,不可认真对待,故有“玩物丧志”一说。
小标题三
一首打油诗例子:
一僧房中独坐禅,
忽闻隔墙诵《华严》。
僧曰:
墙头和尚若能坐,
明日我来裂破衫。
这首诗讲的是一位僧人在房间里独自打坐,突然听到墙外有人在诵读《华严经》。僧人说,如果墙头的和尚能在墙上打坐,明天我就来撕破你的衣服。
这首诗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以一种调侃的语气来描述这件事情。这首诗也说明了打油诗的特点:用词通俗易懂、不拘格律、多用典故、调侃意味浓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