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
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春晓这首诗写于唐朝开元年间,诗人孟浩然在洛阳西郊的闲居中所作。这首诗描绘了初春的景色,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悦之情。
诗的第一句 “春眠不觉晓” 描写了诗人春夜难眠的情景。春天的夜晚,天气温暖,万物复苏,诗人躺在床上,久久不能入睡。
第二句“处处闻啼鸟”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。天刚亮,鸟儿就醒了,它们在树上欢快的歌唱,把春天的喜讯传遍了大地。
诗的第三、四句“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”写出了春夜的景色。春夜里,突然下起了雨,风也很大。雨打在树叶上,发出沙沙的响声。花儿被风吹落了,让人不禁感叹春光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