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《夜书所见》其二
> 原文:
> 夜凉人寂静,唯灯独明候。
> 我家在汉水,星月照归舟。
译文:
> 夜凉人静的时候,只有我家孤灯一盏点燃,等待着远方的亲人归来。
> 我的家在汉水边上,星月照耀着归来的小舟。
注释:
> 1. 夜凉:夜晚凉爽寂静。
> 2. 人寂静:形容夜晚非常安静,没有一点声音。
> 3. 唯灯独明候:只有孤灯一盏点燃,等待着远方的亲人归来。
> 4. 我家在汉水:诗人杜甫的故乡在汉水边上。
> 5. 星月照归舟:星光和月光照耀着归来的小舟。
赏析:
> 这首诗是杜甫在旅途中思念家乡而作。诗人用白描的手法,描绘了夜凉人静时的情景,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
> 首句写夜凉人静时,只有孤灯一盏点燃,等待着远方的亲人归来。这句诗营造了一种非常安静的氛围,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
> 次句写诗人思念家乡,盼望着早日回到家乡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。
>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,但感情真挚感人。
杜甫《夜书所见》其三
> 原文:
> 卜邻非旧业,自耘杂芜榛。
> 勿言禾黍秀,何得离桑春。
译文:
> 卜居邻近之地,并非旧业,亲自垦荒耕种,杂草芜榛丛生。
> 不要说禾苗和黍子已经抽穗,为什么白白错过了种桑养蚕的春天。
注释:
> 1. 卜邻:选择邻近的地方居住。
> 2. 非旧业:不是祖传的产业。
> 3. 自耘杂芜榛:亲自耕耘杂草和芜杂的丛林。
> 4. 勿言禾黍秀:不要说禾苗和黍子已经抽穗。
> 5. 何得离桑春:为什么白白错过了种桑养蚕的春天。
赏析:
> 这首诗是杜甫在卜居邻近之地后,看到杂草丛生,感慨而作。诗人用对比的手法,表达了自己对荒废的农田的惋惜之情。
> 首句写诗人卜居邻近之地,并非旧业,亲自垦荒耕种,杂草芜榛丛生。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开垦荒地的艰辛。
> 次句写诗人不顾禾苗和黍子的收成,白白错过了种桑养蚕的春天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荒废的农田的惋惜之情。
> 这首诗语言简朴,但感情真挚。诗人通过对荒废农田的描写,表达了自己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同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