赏析:
这首诗是诗人刘禹锡在夜里读书时有感而发创作的,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反思。
诗的第一句“月白风清夜半时”,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,月光皎洁,微风习习,正是读书的好时候。
诗的第二句“挑灯独坐起吟诗”,写出了诗人读书的情景,他挑着灯,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,吟诵着诗歌。
诗的第三句“诗情不尽余音绕梁”,写出了诗人对诗歌的喜爱,他读诗的时候,诗情涌动,余音绕梁,久久不绝。
诗的第四句“离落诗人思远道”,写出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,他读诗的时候,思绪飞扬,想到了远方的亲人和朋友。
诗的第五句“寒窗一点灯如豆”,写出了诗人读书的环境,他读书的地方是一间寒冷的屋子,只有一盏豆大的灯火照亮着。
诗的第六句“孤影自摇秋雨声”,写出了诗人读书时的心境,他感到孤独和寂寞,秋雨声中,只有自己的影子在摇曳。
诗的第七句“梧桐叶落一声秋”,写出了秋天的景象,梧桐叶纷纷落下,一声声秋风吹过,令人感到萧瑟和悲凉。
诗的第八句“空阶夜色凉如水”,写出了夜晚的景象,台阶上空无一人,月光如水,清冷而寂静。
诗的第九句“孤灯相伴到天明”,写出了诗人读书直到天明,他孤身一人,只有灯陪伴着自己。
诗的第十句“天涯何处觅知音”,写出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,他希望能在天涯海角找到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