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是唐代诗人储光羲创作的一首抒情诗。这首诗以生动细腻的笔触,描写了诗人夜宿受降城时听到笛声的情景,抒发了诗人思乡怀友的感情。
受降城,又名兰州,位于今甘肃省兰州市,是唐朝西凉道的一个重要军事重镇。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原文如下:
凉月如眉挂柳湾,
越中山色镜中看。
戍楼刁斗侵云白,
半夜笛声落月寒。
诗人储光羲自幼喜爱诗歌,早年隐居嵩山。他崇尚隐逸,淡泊名利。这首诗作于他被贬为河西节度使的僚佐期间。当时,他远离故乡,旅居异乡,心中难免思乡怀友。
这首诗一共四句,前两句描写了受降城的夜景。凉月如眉,弯弯的月亮像一道眉毛一样挂在柳树湾上。越中山色镜中看,越山的景色在镜子里看一样清晰。诗人用“凉月如眉”来形容月亮,形象生动,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。用“越中山色镜中看”来形容越山的景色,生动形象,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。
后两句描写了诗人听到笛声时的感受。戍楼刁斗侵云白,半夜笛声落月寒。戍楼上的刁斗高耸入云,白色的月光照射在上面。半夜里,笛声响起,月光更加寒冷。诗人用“戍楼刁斗侵云白”来形容戍楼的高耸,用“半夜笛声落月寒”来形容笛声的清冷,诗人听到笛声,思乡怀友之情油然而生。
这首诗以生动细腻的笔触,描写了诗人夜宿受降城时听到笛声的情景,抒发了诗人思乡怀友的感情。诗中的语言清新自然,意象鲜明生动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