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唐诗人王维的《野望》是一首描写诗人闲居终南山时所见的田园风光,抒发悠然自得心情的诗。
王维(701—761),唐朝诗人、画家。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。祖籍山西祁县,迁蒲州(今山西永济)。开元九年(721)进士,历任右拾遗、监察御史、吏部郎中、给事中。安史乱中,曾被叛军俘获,后脱归。代宗时,官至尚书右丞,故亦称王右丞。晚年居蓝田辋川,过着优游自得的生活。王维精通佛理,诗风恬淡平和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
《野望》这首诗共四句,二十个字,语言朴素自然,意境清幽淡雅。
第一句“东皋薄暮望,徙倚欲何依”,写诗人傍晚时分在东皋漫步,徘徊良久,不知何处是归宿。
第二句“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”,写诗人环顾四周,只见树木萧瑟,山色迷蒙,夕阳西下,秋意正浓。
第三句“明月光疑是,地上霜华飞”,写诗人抬头仰望明月,误以为是地上的霜花飞舞。
第四句“欲回忽忆归,烟棹平湖西”,写诗人想回头返回,忽然想起归途在烟波浩渺的湖水西方。
这首诗通过对秋日田园风光的描绘,抒发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诗中“徙倚”、“疑是”、“欲回”等词语,将诗人悠然自得、思绪万千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