妖猫传中李白所作的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之手,名为《清平调三首》,分别为《其一》、《其二》、《其三》,这三首诗皆是李白对杨贵妃的美貌与君王对她的宠爱之情的描写。
《清平调三首》的创作背景
《清平调三首》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四年(745年)左右创作的。当时,李白正漫游长安,深受玄宗皇帝的赏识。玄宗皇帝命他为翰林学士,并赐给他一所宅院。李白在宅院中经常与杨贵妃见面,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。但由于杨贵妃是玄宗皇帝的宠妃,李白不敢表露自己的爱意。于是,他把对杨贵妃的爱慕之情寄托在诗歌中,创作了这三首《清平调》。
云想衣裳花想容,
春风拂槛露华浓。
若非群玉山头见,
会向瑶台月下逢。
译文:
云彩想变成她的衣裳,花朵想变成她的容颜,
春天吹过栏杆,露珠变得比平时更加浓密。
如果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她,
那就是在瑶台月下与她相遇。
这首诗是李白对杨贵妃外貌的描写。诗中,他将杨贵妃比喻成仙女,用云彩和花朵来形容她的衣裳和容貌,用春风和露珠来烘托出她的高贵典雅。
一枝红艳露凝香,
云雨巫山枉断肠。
借问汉宫谁得似?
可怜飞燕倚新妆。
译文:
一枝红艳的花朵凝结着露水和芬芳,
云雨巫山枉然使人断肠。
请问汉宫中谁能比得上她?
只有可怜的赵飞燕靠着新妆来装饰自己。
这首诗是李白对杨贵妃美貌的赞美。诗中,他将杨贵妃比喻成一枝红艳的鲜花,用云雨巫山来形容她与玄宗皇帝的爱情,用汉宫飞燕来反衬出她倾国倾城的美貌。
名花倾国两相欢,
长得君王带笑看。
解释春风无限恨,
沉香亭北倚阑干。
译文:
名贵的花朵倾倒整个国家,君王和贵妃欢欣相爱,
君王带着笑容观赏盛开的鲜花。
只有春风对此情此景深怀无限的怨恨,
在沉香亭北边倚着栏杆。
这首诗是李白对杨贵妃受宠的描写。诗中,他用名花倾国来形容杨贵妃的美貌,用君王带笑看来说明玄宗皇帝对她的宠爱,用解释春风无限恨来表现春风对杨贵妃的嫉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