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柳枝是唐诗的一种体裁,兴起于唐朝开元年间,多为七言绝句,内容多写离情别绪,羁旅愁怀,伤春悲秋,感怀身世等。唐人多用此体写诗,如白居易、刘禹锡、杜牧、李商隐等,皆有佳作传世。
杨柳枝的诗意,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:
1. 伤春悲秋:杨柳枝多写春天的景象,而春天又是离别、怀人的季节,因此诗人往往借杨柳枝来抒发伤春悲秋的情绪。如白居易的《杨柳枝》其一:“年年柳色,灞陵伤别。乐游原上清秋节,咸阳古道音尘绝。音尘绝,西风紧,故园草木深。归来懒傍成蹊树,人事音书总杳沉。”这首诗写诗人在灞陵与友人别离,秋风萧瑟,景色凄凉,诗人由此感伤,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
2. 离情别绪:杨柳枝多写离情别绪,诗人往往借杨柳枝来抒发自己对亲人、朋友的思念之情。如刘禹锡的《杨柳枝》其二:“杨柳青青江水流,楚腰纤细掌中柔。昔日情人良夜别,今朝何处问卿候?”这首诗写诗人与情人分别多年,至今音信杳无,诗人由此感伤,抒发对情人的思念之情。
4. 感怀身世:杨柳枝多写感怀身世,诗人往往借杨柳枝来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。如李商隐的《杨柳枝》其四: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隔座送钩春酒暖,分曹射覆蜡灯红。嗟余听鼓应官去,走马兰台类转蓬。但见泪痕湿春衫,不知心恨望秋风。”这首诗写诗人在官场上失意,诗人由此感伤,抒发对人生的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