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诗篇,赞美战争的壮丽和英雄的英勇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。
公元663年,初唐诗人杨炯被任命为安西都护府参军,率领唐军西征西域,远至中亚。他亲身经历了这次战争的艰辛和壮观,并写下了这首诗来纪念这段难忘的经历。
全诗共四章,每章四句。
第一、二章描写战争的壮丽景象。诗人用生动形象的比喻,描绘了战争场面。战鼓声如雷,军旗如云,将士们英勇奋战,前仆后继,场面壮观而悲壮。
第三、四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。诗人从战场上回到家乡,看到家乡的安宁祥和,不禁感慨万分。他希望战争早日结束,人民能够安居乐业。
“旌旗夜过临洮水,迢递青云望塞门。”
“雪山飞狐影,沙场走马风。”
“征人归旧乡,父老皆欢喜。”
“战争早日息,人民安居乐。”
杨炯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。他希望战争早日结束,人民能够安居乐业。
杨炯的从军行是一首慷慨激昂的出征诗,充满着对战争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。诗歌语言生动形象,感情真挚深厚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