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雁门太守行》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,全诗如下:
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
角声满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
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。
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
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雁门关的危急形势。黑云压城,城墙仿佛要被压垮了。甲光向日,金鳞开,战士们的盔甲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金光。这两句诗用了夸张的手法,渲染了雁门关的紧张气氛。
诗的第三句写出了边塞的凄凉景象。角声满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角声是军号声,秋色是边塞的景色,燕脂是妇女用的化妆品,夜紫是夜晚的紫色。这两句诗用了比喻的手法,把边塞的景色比喻成妇女脸上的妆容,突出了边塞的凄凉之美。
诗的第四句写出了李克用报效君主的决心。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。易水是春秋时期燕国的一个河流,也是荆轲刺秦王的地方。李克用率军在易水边扎营,决心为君主而战。霜重鼓寒,说明天气寒冷,但战士们仍然精神抖擞,随时准备出战。
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李克用的忠义精神。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黄金台是汉武帝在长安建造的宫殿,也是汉武帝接见大臣的地方。李克用决心在黄金台上向君主表露自己的忠心,并决心为君主而死。这两句诗用了典故和夸张的手法,突出了李克用的忠义精神。
《雁门太守行》是一首慷慨激昂的诗篇,赞扬了李克用的忠义精神和报效君主的决心。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,富于感染力,至今仍为人们传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