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歌赋中,烟云一词含义丰富,往往令人浮想联翩。通常情况下,烟云象征着以下几种意境。
烟云是天空中的浮动物质,时而浓厚,时而稀薄,变化无常。因此,诗人常以烟云比喻生命、世事或情感的变幻莫测。如李白的《春夜洛城闻笛》中说: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”,这里的“烟云”隐喻女子容颜之美。又如杜甫的《登高》中说: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”,这里的“烟云”喻指诗人的漂泊无依、命运多舛。
烟云飘渺迷离,常给人以虚幻之感。因此,诗人常以烟云比喻梦境、仙境或极乐世界。如李商隐的《无题(相见时难别亦难)》中说:“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”,这里的“烟云”隐喻了与恋人相见时那短暂而美好的时光。又如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中说,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渔舟唱晚,响穷彭蠡之滨;雁阵惊寒,声断衡阳之浦”,这里的“烟云”描绘了滕王阁周边的美丽景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