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隐者不遇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,配画池上,表现了诗人寻访隐者未遇的惆怅与失望之情。
寻隐者不遇诗共有四句:
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。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
起句“松下问童子”,点明了诗人寻访隐者的地点——松林,也交代了寻访的对象——童子,为下文童子回答埋下了伏笔。
颈联“云深不知处”,进一步写山中的景色,云雾缭绕,山路崎岖,隐者的住处无从得知,诗人寻访隐者的希望也变得渺茫。
配画池上,表现了诗人寻访隐者未遇的惆怅与失望之情。
松林幽静,云雾缭绕
诗人独自一人,在山林中寻访
童子不知隐者住处,诗人的希望落空
配画以淡雅的笔墨,描绘出诗人孤寂惆怅的心境,与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相得益彰。
寻隐者未遇,是杜甫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主题之一。这首诗通过对寻访隐者未遇的描写,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,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。配画池上,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寻访隐者未遇的惆怅与失望之情,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