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面上,谩有就是凭空拥有、徒有其表的意思。但在传统文化诗词歌赋的背景下,谩有之谩,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:
谩有在诗词歌赋创作中,常指因袭与抄袭,即借用或模仿前人的诗句、意象、修辞手法等,而无自己的创意和新意。
例如,唐代诗人杜牧在《遣怀》一诗中写道: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。”这句诗化用李白《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》中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”句。杜牧只是将“谢眺”改成了“扬州”,其余皆照搬李白原句,便导致了诗歌内容的重复和缺乏新意。
谩有在诗词歌赋中,也指夸饰与虚假,即对事物进行过分渲染和美化,以达到夸张的效果。
例如,唐代诗人李商隐在《锦瑟》一诗中写道:“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”这句诗将沧海的明月比作珍珠,蓝田的阳光比作玉石,并赋予它们“有泪”和“生烟”的拟人化情感,以营造一种虚幻缥缈、神秘莫测的氛围。
谩有在诗词歌赋中,还指空想与臆造,即脱离现实基础,凭空想象和构造成诗。
例如,唐代诗人李白在《将进酒》一诗中写道: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”这句诗中的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就是李白凭空想象的结果,并非现实景象。
总之,谩有在传统文化诗词歌赋中,主要有因袭与抄袭、夸饰与虚假、空想与臆造等几种含义。这些含义都与谩有本身的字面含义相关,即凭空拥有、徒有其表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