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志摩第一首现代诗是《再别康桥》,它是徐志摩1920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时所写,发表于1922年的《新月》创刊号上。
剑桥大学的自然风光。徐志摩在剑桥大学留学期间,感受到剑桥大学的自然风光之美,诗中描绘了康河的流水、绿草、红花、垂柳等景物,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热爱之情。
徐志摩对剑桥大学的感情。徐志摩在剑桥大学留学期间,结识了許多朋友,还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张幼儀。剑桥大学对徐志摩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的地方,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。
徐志摩对中国的思念。徐志摩在剑桥大学留学期间,也非常思念自己的祖国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中国的思念之情,尤其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
徐志摩再别康桥第一节:
轻轻的我走了,正如我轻轻的来;
我轻轻的招手,
作别西天的云彩。
诗人采用比喻手法,将自己比作一片云彩,轻轻地随着风飘走,表达了他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。
徐志摩再别康桥第二节:
那河畔的金柳,是夕阳中的新娘;
波光里的艳影,
在我的心头荡漾。
诗人用拟人手法,将河畔的金柳比作一位美丽的的新娘,用比喻手法,将波光里的艳影比作在心头荡漾的影子,表达了他对康桥的喜爱之情。
徐志摩再别康桥第三节:
软泥上的青荇,油油的在水底招摇;
在康河的柔波里,
我甘心做一条水草!
诗人用比喻手法,将自己比作一条水草,表达了他对康桥的热爱之情。
徐志摩再别康桥第四节:
那榆荫下的一潭,不是清泉,
是天上虹,
揉碎在浮藻间,
沉淀着彩虹似的梦。
诗人用比喻手法,将榆荫下的一潭比作天上揉碎的虹,表达了他对康桥的赞美之情。
徐志摩再别康桥第五节:
寻梦撑一支长蒿,向青草更青处漫溯,
满载一船星辉,
在星辉斑斓里放歌。
诗人用比喻手法,将自己比作撑一支长蒿的船夫,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,表达了他对康桥的热爱之情。
徐志摩再别康桥第六节:
不懂事的诗人,将美丽的诗句摘下,
用他的花环,
将别离的悲哀浅浅掩埋。
诗人用比喻手法,将自己比作一个不懂事的诗人,用他的花环将别离的悲哀浅浅掩埋,表达了他对康桥的依恋之情。
徐志摩再别康桥第七节:
淡淡的愁绪,与轻灵的离愁,
在心头荡漾。
轻轻的我走了,
正如我轻轻的来;
我轻轻的招手,
作别西天的云彩。
诗人用比喻手法,将自己比作一片云彩,轻轻地随着风飘走,表达了他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。
诗人徐志摩的《再别康桥》是一首非常有名的现代诗,它表达了诗人对剑桥大学的热爱之情、对中国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别离的依依不舍之情。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优美,更加感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