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有灵犀,一点通,出自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心斋,坐忘。既已坐忘,苟遇乎变,也亦不再矣。故心未尝死,死未尝生。夫人之生,气之聚也。聚则为生,散则为死。若死生无变,则物之生也,固无终始。若物之生也,固无终始,则彼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,鲲之大小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,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,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”
意思是说,心灵之间能够互相感应,一点就通。
这个成语出自庄子《齐物论》中的一段话。这段话讲的是,一个人如果能够达到“心斋”的状态,也就是内心空无一物,无所牵挂,那么他就能与万物融为一体,感同身受。当他遇到变化的时候,也可以立即做出反应,而不会感到惊慌失措。因此,一个人的心是不会死的,死也不会让一个人真正死去。人的生命是由气聚合而成的,气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生命,气散开就形成了死亡。如果死亡和生命之间没有变化,那么万物就不会有开始和结束。如果万物没有开始和结束,那么北冥中有一条大鱼,它的名字叫鲲,鲲的大小不知有多少千里。鲲变化成一只鸟,它的名字叫鹏,鹏的背不知有多少千里,当它愤怒地飞翔时,它的翅膀就像垂下来的天上的云。这种鸟,在大海上飞翔,就要迁徙到南冥去了。南冥,是天的池子。
这段话中,“心斋”是指一种精神状态,在这种状态下,人的心是空灵的,没有杂念,能够与万物融为一体,感同身受。而“坐忘”是指一种修行方法,通过这种方法,可以达到“心斋”的状态。当一个人达到“心斋”的状态时,他就能与万物融为一体,感同身受,也就能够做到“心有灵犀,一点通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