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竹》是一首咏物诗,是清代诗人郑燮(郑板桥)的代表作之一。这首诗写于郑板桥晚年,当时他已是古稀之年,退隐在家乡扬州,潜心诗画。诗作通过对新笋的描写,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。
萧萧新竹出墙来,
冉冉孤生向日开。
墙角数枝梅,
凌寒独自开。
赏析:这首诗全诗语言朴实无华,却充满了诗情画意。诗人通过对新笋的描绘,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。
第一句“萧萧新竹出墙来”,写出了初春时节,新竹破土而出,蓬勃生长的景象。诗人用“萧萧”二字,形容新竹出墙时的沙沙声,给人一种清新活泼的感觉。
第二句“冉冉孤生向日开”,写出了新竹在阳光下欣欣向荣的景象。诗人用“冉冉”二字,形容新竹生长时缓慢而有力的样子,用“向日开”三字,写出了新竹对阳光的向往和热爱。
第三句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”,写出了梅花在寒冷的冬日里独自盛开的景象。诗人用“凌寒”二字,形容梅花在严寒中坚强不屈的精神,用“独自开”三字,写出了梅花的孤寂和清高。
第四句“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”,写出了诗人对梅花香气的喜爱。诗人用“遥知不是雪”一句,否认了梅花是雪,用“为有暗香来”一句,肯定了梅花是梅花的香气。
全诗通过对新竹和梅花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。诗人赞美新竹的蓬勃生机和梅花的坚强不屈,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