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朝诗人苏轼于1077年被贬至黄州,在这段时间里,他创作了著名的《写给云》一诗。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云的喜爱和向往,以及他对仕途的失意和愤懑。
洞庭青草近,中有双凫飞。
相随无闲事,
直至东山归。
浮云流水一异境,
波上兼葭秋。
中有孤鸿影,
号外水云秋。
云散月出见野渡,
料得行人归也。
兴尽方返棹,
卧波相随回。
水流月去白苹洲,
此时怀归无计。
浩荡西南望,
一片苍烟收。
这首诗分为四部分,第一部分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,其中一对野鸭飞翔,无忧无虑,自由自在,它们飞到了东山,找到了归宿。这象征着苏轼对自由和归宿的向往。
第二部分描述了浮云和流水交织在一起,形成一幅美丽的景象。在波涛上,一片芦苇在秋季里摇曳着,而一只孤雁独自飞翔,发出凄凉的叫声。这象征着苏轼在仕途上的失意和孤独。
第三部分描写了夜幕降临,云散月出,野渡上出现了一条小船,船上有人正在归家。这象征着苏轼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。
第四部分描写了水流月去,白苹洲上空荡荡的。这象征着苏轼仕途上的失意和前途的渺茫。他只能眺望西南方向,一片苍烟茫茫,看不到希望。
这首诗通过对云的描写,表达了苏轼对自由、归宿和美好生活的向往,以及他对仕途的失意和愤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