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等闲识得春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”。
这两句诗的意思是:随随便便地就能辨认出春风吹拂过的面容,红花绿草万物生长的景象才是真正的春天。
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《春日》,这首诗是苏轼在春游时所写,诗中描写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。
“等闲”二字,与后来语“岂有此理”之“岂”字亮出,与“万紫千红总是春”之“总是”反照,含有深刻的辩证思想。自然变迁本无可逆转,年年岁岁都还是春天,然而春天是以其新装和鲜色把旧的痕迹抹去,它只给人们永远的春天。自然界须臾万变,自然之道自在其中,人们只要稍加玩味,就能领略自然之道。
“识得”二字,含有一种主动的、敏锐的审美意识。它说明,春景的常在,并不妨碍人们去发现和认识它。“等闲”反衬“识得”,恰恰说明生活中只要稍作留心,就能领略春天那永远鲜嫩的容颜。
“万紫千红总是春”,说的不是百花齐放的春日景色,而是领略春光的审美体验。万紫千红,鲜艳多姿,固然是春,但这里要着重强调“总是”二字。“总是”二字点出了审美的关键,道出了永无穷尽的春日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