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垂钓的最后两句诗为:“蓬头稚子学垂纶。侧坐莓苔草映身。路人借问遥招手,怕得鱼惊不应人。”这两句诗意思是:一个蓬着头的小孩正在学着钓鱼。他侧身坐在长满青苔的地方,草儿映衬着他的身体。路人向他打招呼,他远远地招手,怕鱼儿受惊而不敢出声回答。
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天真可爱、无忧无虑的少年垂钓的场景。小诗人以生动的笔触,将少年的神态、动作描绘得惟妙惟肖,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个可爱的小孩,坐在草地上聚精会神地垂钓的情景。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。
第一句中的“蓬头稚子”,说的是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,他正在学习钓鱼。“蓬头”是说头发乱糟糟的,形容小孩子天真烂漫,不拘小节。“稚子”是说年幼的孩子,形容小孩子天真可爱。
第二句中的“侧坐莓苔草映身”,说的是小孩子的身体侧坐在长满青苔的地方,周围的草儿映衬着他的身体。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小孩子垂钓时的情景。
第三句中的“路人借问遥招手”,说的是路人向小孩子打招呼,小孩子远远地招手回应。
第四句中的“怕得鱼惊不应人”,说的是小孩子怕鱼儿受到惊吓而跑掉,所以不敢出声回答路人。小孩子钓鱼时,常常会出现钓鱼线被鱼咬住的情况,这时候小孩子就会很开心,但也会很害怕,因为他担心鱼儿会受到惊吓而跑掉。
这两句诗的意思是: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,一个蓬头稚子正在学着钓鱼。他侧身坐在长满青苔的地方,草儿映衬着他的身体。路人向他打招呼,他远远地招手,怕鱼儿受惊而不敢出声回答。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天真可爱、无忧无虑的少年垂钓的场景,让人感到十分温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