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,写于淳熙五年(1178年)三月,当时杨万里正从江西抚州赶赴临安(今杭州)述职。途中路过修水县,见路旁村庄有一口小池,于是驻足观赏,写下了这首诗。
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阴照水爱晴柔。
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1. 泉眼:泉水的源头。
2. 惜:珍惜。
3. 细流:细小的水流。
4. 树阴:树木的阴影。
5. 照水:照在水面上。
6. 晴柔:晴朗的柔光。
7. 小荷:尚未盛开的花蕾。
8. 尖尖角:花蕾尖尖的角。
9. 早有:很早就有。
10. 蜻蜓:一种昆虫,常在水边飞舞。
泉水从泉眼无声无息地流淌出来,珍惜着每一滴细流。 树荫倒映在水面上,映照出晴朗天空的柔和光芒。 小小的荷花才刚露出尖尖的角,早早就有蜻蜓落在上面。
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小池一角的景色。诗人通过对泉水、树阴、荷花、蜻蜓的描写,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盎然。
诗的首句写泉水从泉眼无声无息地流淌出来,“惜细流”三字,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珍惜和热爱。第二句写树荫倒映在水面上,“照水爱晴柔”五字,写出了树荫在水中的倒影与晴朗天空的柔和光芒相映成趣的景象。第三句写小荷才刚露出尖尖的角,第四句写早早就有蜻蜓落在上面。这两个句子生动地表现了小池中的荷花和蜻蜓的生机盎然。
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,意境清新明丽,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婉约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