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乡思》为孟郊所作,孟郊少年时长期漂泊在外,后中进士,返蜀任官,不久又归江南,屡试不利,至晚年始显。诗人长期漂泊在外,身世坎坷,这首诗反映了他仕途上的失意和衰老疾病的身世之感。
原文:
枯藤老树昏鸦,
小桥流水人家,
古道西风瘦马。
夕阳西下,
断肠人在天涯。
译文:
枯干的藤条缠绕在苍老的树干上,树枝上栖息着昏黑的乌鸦。
小桥下流水潺潺,人家炊烟袅袅,炊烟升起,更添了几分秋日黄昏的萧条景象。
西风呼啸吹遍古道,一匹瘦弱的马驮着诗人向西走去。
夕阳西下,诗人离乡背井,身处异乡,不禁黯然神伤。
这首诗运用比喻、拟人、对比等手法,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,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、思乡怀旧之情。
诗的开头两句从视觉的角度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。
第四句“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”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,准确地传达了诗人漂泊异乡、思念家乡的悲哀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