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相思》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,也反映了王维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。
王维在唐玄宗开元九年(公元721年)进士及第,授太乐丞。开元二十三年(公元735年),王维因得罪权贵,被贬为济州司马。济州位于山东省东南部,距离长安千里之遥。王维在济州期间,思念亲友,创作了这首《相思》诗。
《相思》诗共四句,每句五言,共二十字。诗句如下:
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
首句“红豆生南国”,点明红豆生长在南方。红豆是一种红色的豆子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红豆常被用来象征相思。
第二句“春来发几枝”,写出红豆在春天开花的情况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,也是相思最盛的季节。
第三句“愿君多采撷”,是诗人对远方亲友的劝慰。希望亲友多采撷红豆,以此来寄托相思之情。
第四句“此物最相思”,进一步强调了红豆的相思寓意。红豆是一种很有灵性的植物,它能感受到人的思念之情。
《相思》诗语言朴素,感情真挚,意境优美,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。这首诗也反映了王维的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