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西江月平山堂诗和意思?

首页

西江月平山堂诗和意思?

西江月·平山堂

作者:辛弃疾

朝代:宋

体裁:词

甲午冬日,置平山堂於南园之偏,为赋是词。

原文

一枝红杏出墙来。

二株白杨临水栽。

三四点雨声,

春到更无遗漏地。

草堂步过, 木栏外,

春色满庭槐。

一川松竹声,

雨洗溪流出翠苔。

翻译

一枝红杏花探出墙来,

两株高大的白杨栽在水边。

几声细雨响起,

整个春色已无一处遗漏。

走出草堂,来到木栏外,

整个庭院里槐树飘动春色。

一川松竹齐声作响,

雨洗翠苔重新显现在溪流边。

注释

平山堂:位于江西上饶,是辛弃疾晚年居住地。

红杏:红杏花,早春开花,花色红艳。

白杨:杨树的一种,高大挺拔,叶子呈白色。

遗漏:遗失,漏掉。

步过:跨过。

草堂:简陋的房屋。

木栏:木制的栏杆。

槐:豆科落叶乔木,树叶呈椭圆形,花白色,具有香味。

松竹:松树和竹子,都是常青植物,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。

溪流:小溪,是山水相汇るところ。

翠苔:青苔,生长在阴湿的地方,具有观赏价值。

赏析

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平山堂落成之际所作。词中描绘了平山堂周围的景色,表现了词人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之情。

词的上片写春景。首句写一枝红杏花探出墙来,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。红杏花是春天的象征,它的出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。第二句写两株白杨临水栽,白杨是高大的树木,它与红杏花形成鲜明的对比。第三、四句写三四点雨声,春到更无遗漏地。雨声是春天的音乐,它滋润万物,催发新芽。至此,春天的景象已经展现在读者的眼前。

词的下片写词人的所见所闻。首句写草堂步过,木栏外,春色满庭槐。词人走出草堂,来到木栏外,只见满庭槐树飘动着春色。槐树是吉祥的象征,它的出现寓意着吉祥如意。第二、三句写一川松竹声,雨洗溪流出翠苔。词人听到一川松竹齐声作响,看到雨后溪流中翠苔重新浮现。松竹是坚贞不屈的象征,翠苔是生机勃勃的象征,它们共同衬托出春天的美好。

这首词语言清新优美,意境优美,表现了词人对平山堂的喜爱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。词中所描绘的春景不仅是自然风光,也是词人内心的写照。词人通过对春景的描绘,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。

热门工具

Copyright© 名字网-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!闽ICP备202200016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