勿擅为出自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下。“勿擅为”是古汉语词汇,意思是不要擅自去做。
此诗出自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下。石季龙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。他生性残暴,多疑猜忌,滥杀无辜。大臣中只要稍不顺心,便会招致杀身之祸。石季龙晚年更是患上了严重的妄想症,经常自言自语,疑神疑鬼。一天,他突然对大臣们说:“寡人久不见丞相张宾,恐有他变。”大臣们听了,连忙劝谏道:“陛下,张丞相乃国之栋梁,忠心耿耿,决无二心。陛下不可妄加猜疑。”石季龙却不听,执意要派人去查探张宾的动静。
张宾得知石季龙的疑心后,十分害怕。他深知石季龙的残暴性格,知道自己一旦被查,必死无疑。于是,他连夜逃出了京城,投奔了前秦。石季龙得知张宾逃走后,大怒,下令追捕。但张宾已逃之夭夭,石季龙的追兵扑了个空。
石季龙见张宾逃走,更加怀疑他有不轨之心。他下令将张宾的家眷全部处死,并夷灭三族。石季龙的残暴行径,激起了民怨沸腾。不久之后,后赵灭亡。
“勿擅为”一词,出自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下。意思是不要擅自去做。石季龙的残暴统治,正是因为他不听大臣们的劝谏,擅自妄为导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