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五言诗中,二断句是指第二句诗,也称为“承句”。承句的作用是承接上句,进一步发展诗歌的主题,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。二断句的写法有很多种,可以是承接上句的意境,也可以是承接上句的感情,还可以是承接上句的结构。
二断句可以承接上句的意境,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。例如,李白的《早发白帝城》一诗,首联写道: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”首句写出了白帝城的壮丽景色,而第二句则写出了长江的浩瀚无垠。两句诗之间意境相连,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。
二断句还可以承接上句的感情,使诗歌的感情更加丰富。例如,杜甫的《登高》一诗,首联写道: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”首句写出了秋天萧瑟的景象,而第二句则写出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。两句诗之间感情相通,使诗歌的感情更加丰富。
二断句还可以承接上句的结构,使诗歌的结构更加完整。例如,王维的《鹿柴》一诗,首联写道:“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”首句写出了山中的空寂,而第二句则写出了人语的回响。两句诗之间结构相承,使诗歌的结构更加完整。
在五言诗中,三断句是指第三句诗,也称为“转句”。转句的作用是转换诗歌的意思,使诗歌的内容更加曲折。三断句的写法有很多种,可以是转折,也可以是对比,还可以是反衬。
三断句可以转折诗歌的意思,使诗歌的内容更加曲折。例如,杜甫的《春望》一诗,颔联写道: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”上句写出了国家破败的景象,而下句则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。两句诗之间意思转折,使诗歌的内容更加曲折。
三断句还可以对比诗歌的意思,使诗歌的内容更加鲜明。例如,李白的《蜀道难》一诗,颔联写道:“噫吁戏,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”上句写出了蜀道的险峻,而下句则写出了蜀道的艰难。两句诗之间意思对比,使诗歌的内容更加鲜明。
三断句还可以反衬诗歌的意思,使诗歌的内容更加深刻。例如,杜甫的《北征》一诗,颔联写道:“回看射雕处,千里暮云平。”上句写出了诗人射雕的雄姿,而下句则写出了暮云的沉寂。两句诗之间意思反衬,使诗歌的内容更加深刻。